• 2021-03-12 09:20:06
  • 阅读(2194)
  • 评论(11)
  • 新华社天津3月12日电 题:一张列席证倾诉前史风云

    新华社记者刘元旭、邵香云、周润健

    俄文印刷、手写签名、一张黑白照片……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陈设保管部副主任李勤戴好白手套,从一亚洲财经集团-金三角经济特区数字产业基地个蓝色小箱子中悄悄拿出一张纸面泛黄的列席证。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纸质证件,俄文印刷的,上面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用订书钉固定了一张邓颖超同志的黑白照片,加盖有共产国际执委会的徽章。"李勤介绍说,这是1928年邓颖超参与共产国际六大的列席证。此行,邓颖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使命,伴随周恩来参与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国共合作决裂,大革新失利,共产党人和革新大众遭到粗野残杀,而党内对革新局势使命的知道还存在不合和争辩,举办新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刻不容缓。

    "其时因为国民党控制下的白色恐怖太严峻了,而刚刚遭受重大损失的我国共产党又迫切需要有一段比较富余的时刻和一个安靖的环境,来认真总结大革新失利以来的经验教训,研讨并布置往后的作业。因而,中共中央报请共产国际赞同后,决议我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举办。为了预备并到会党的六大,周恩来、邓颖超从上海动身,曲折前往莫斯科。"南开大学教授张健说。

    后来,邓颖超也回想道:"我们党要在苏联莫斯科举办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其时,因为我国的环境不行能在国内举办,故决议在莫斯科举办。"

    这是邓颖超第一次前往苏联,也是她多年后仍浮光掠影的一次冒险。

    1928年5月初,周恩来与邓颖超乔装成一对商人配偶,从上海乘坐日本轮船前往大连,再经东北转赴莫斯科。当轮船停靠在大连码头、他们预备上岸时,遭到其时驻大连日本水上警察厅的人近身盘查。关于一系列盘查,周恩来镇定沉着地应对。

    邓颖超回想:"我住进旅馆,等候恩来同志回来。他是凶是吉很难猜测。"通过一番斗智斗勇,他们终究成功抽身。

    "脱险后,周恩来和邓颖超曲折来到哈尔滨,在火车站等到了李立三。随后,他们乘火车抵达满洲里。在苏联方面的协助下,周恩来、邓颖超配偶和其他参会代表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艰险,成功跳过国境,会聚莫斯科。"李勤激动地叙述着这段前史。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我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五一村举办,到会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选举权的代表84人。

    "这是我国共产党前史上仅有一次在境外举办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我国革新的性质、动力、出路等重大问题做了根本正确的答复,在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上澄清了党内长期存在的错误知道,大体一致了全党的思维,对我国革新的康复和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张健介绍。

    前史风云变幻,革新丰碑不朽。穿过前史的尘土,从这张小小的列席证,似乎依稀可见那段风云激荡的前史。

    李勤告知记者:"这张列席证一向珍藏在邓颖超卧室中的私家保险柜里,她曾说其时列席的人很少,能保存下来不容易。邓颖超逝世后,她的秘书将这张证件捐赠给了筹建中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4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