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程婕)近来,一些不法分子经过群发短信,冒充多家银行名义发送服务信息,宣称客户手机银行、银行卡、身份证等过期或失效,诱导客户点击短信中网站链接拜访虚伪手机银行体系,客户一旦上当痛经怎么办缓解疼痛供给银行卡号或手机号、账户暗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不法分子将敏捷冒用客户身份进行转账,盗取银行卡内资金,使客户资金遭受丢失。昨日,我国银保监会顾客权益维护局发布2021年第一期危险提示:提示顾客留意维护个人账户信息安全,从官方途径处理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业务,谨防短信垂钓欺诈损害资金安全。
据悉,向顾客发送短信垂钓链接是电信欺诈的常用方法之一。此次短信垂钓欺诈在全国范围密布迸发,进犯方针和行为特征相对共同,上当目标多为危险防备认识较弱、对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登录操作不熟悉的人群。
我国银保监会顾客权益维护局提示:广阔顾客必定要对不明短信、不明网站链接和页面、不明手机APP进步警觉,防备被欺诈危险。
一看短信是否实在。顾客在收到署名为银行发送的信息时,要留意辨别真假,特别不能盲目信任反常号码发送的短信。
二看网站链接和页面是否为官方途径。 主张广阔顾客登录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时从银行官方手机APP或网站等正规途径进入,尽量不要点击第三方供给的网站链接操作,避免被不法分子拐骗。
三看对方索要信息是否为个人重要灵敏信息。 不容易供给重要灵敏信息给别人,不点击来路不明的网站链接,不随意在除银行官方途径之外的网页填写重要灵敏信息。如发现自己上当上当,请当即联络银行冻住银行账户,保存依据,及时报警。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